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1、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主体资格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法人中的甲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丁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最新测绘资质分级标准2021版的测绘资质只分为甲、乙两个等级,不再有丙、丁级。对在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3、法律分析:《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划分为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指对各专业范围统一适用的标准。
4、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划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5、测绘资质各专业范围的等级划分及其考核条件由《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规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机关,负责审查甲级测绘资质申请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工程测量专业标准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划分为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指对各专业范围统一适用的标准。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法人中的甲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丙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丁级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本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两部分。凡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有法人资格,并同时达到通用标准和所申请专业类别的专业标准要求。
法律分析:《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划分为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指对各专业范围统一适用的标准。
测绘资质分为 甲、乙 两个等级,测绘资质分为10个专业类别,分别为 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划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测绘资质甲级和乙级的区别
1、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测绘资质的专业类别十个专业分为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2、按照行业和工作类别不同,甲乙资质的区别也不同。甲级乙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资质有个有效期,有效期满需要重新认定,资质期内出现重大事故也可能会被降级甚至吊销。
3、乙级测绘资质中所列一级资质,乙级测绘资质甲级、乙级为均为最低等级的测绘资质。
4、测绘资质分为 甲、乙 两个等级,测绘资质分为10个专业类别,分别为 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5、申请甲级:近3年内承揽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1200万元,且有3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通过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认可。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测绘乙级资质需要配备多少人员?
1、人(含注册测绘师2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8人。
2、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计入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但不得超过2人。人员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不得计入专业技术人员。
3、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乙级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人员规模:25人(含注册测绘师2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8人。
4、乙级: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20人,其中测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1人、中级3人、初级4人。 丙级: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中级1人、初级1人。
5、甲级资质,要高级4个,中级23个,初级13个,乙级资质,需要4个中级,初级2个。
测绘资质办理流程和办理条件
1、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测绘职称,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测绘学历或者测绘职称。申请甲级、乙级测绘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超过二名和一名。
2、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或电话 场地:合格的办公场地是申请测绘资质的基本的硬件设施之一,原则上来说办理测绘丙级资质需要办公场地大于40平米,而申请乙级则需要大于150平米。
3、办理流程如下:提出测绘资质证书的申请 测绘资质证书审核行政机关理应自接到申请原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做出未予审理、撤销案件原材料或是给予审理的决策。
4、法律主观:测绘公司资质办理条件为: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具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条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