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及分区评价

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基础上进行的。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代表了地质灾害是否具备形成条件和发生地质灾害的难易程度。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则包括了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威胁的范围、易发程度和诱发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可能性。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合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和灾害发育现状,以定性评价为基础,通过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定量计算来确定。

3、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一)基于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 信息量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影响因素对斜坡变形破坏所提供的信息量值,作为区划的定量指标,既能正确地反映地质灾害的基本规律,又简便、易行、实用,便于推广。

4、图5-8 甘肃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兰州市西固小坪子—兰州市直沟门段(A1)位于皋兰山前四级阶地及黄土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多见高边坡及冲沟、泥石流沟。段内管线长20km,占管线总长度的5%。

5、结合拟建工程,划分出危险性大、中、小三级。如果同一区段各个灾种共生时,其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按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来划分。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方法

1、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方法有遥感解译、地面测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山地工程、钻探、试验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2、尽管如此,大量的研究表明,统计分析是目前最为适用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估区划方法,它有严格的数理统计理论作基础,数学模型简单易懂,而且与GIS技术能够很好地结合,使庞大的数据得到合理的标准化管理、分析与储存。

3、总结及完善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形成了一套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

4、a)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预测方法:一一定性分析方法一一半定量分析方法一一定量计算预测方法b)地质灾害险情计算方法: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一一统计分析计算法一一层次叠加计算法参见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方法。

5、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内容,把它的评价方法相应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评价,即:分析评价防治工程能否按照设计目标有效地扼制灾害活动或者保护受灾体;分析防治工程本身的结构、强度等是否符合规范或实际要求。

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坝区:具体又包括枢纽建筑区 、场内公路区及堆碴区。整个坝区评估面积约10 km2。

2、结合稳定性和灾害(危害)程度结果,评价得出危险性大的有3处,分别位于张家川木河(b80)、清水县土门(b117)、北道区北部(b120);中等的有 10处,主要分布于皋兰山、清水金集—北道等地;其余92处均为危险性小的。

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7)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8)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估;9)结论与建议。评估报告应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和剖面图。

4、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灾害和斜坡变形灾害两大类共6个灾种,灾害类型划分及其主要特征见表12-5。

5、似乎崩塌、滑坡隐患点可以预测未来的灾种;潜在不稳定斜坡,不知道未来可能是滑坡,还是崩塌;目前两种叫法在评估报告中并存。

6、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8段,危险性小的6段(图8-4,表8-8),总体上,评估区土地适宜于建设输气管线。

管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各区段分区评估涉及地质环境条件、存在的地质灾害、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的量化指标数值、危险性等级、危害程度等内容,列于表9-19中。

2、所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必须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管道浅埋的线状工程特点,充分考虑对管线安全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对未构成危害的作为不良地质现象处理。

3、处于宛川河与关川河西支沟分水岭段,地形起伏较大,属于中等切割的黄土丘陵区,多见高边坡及崩塌。段内管线长15km,占管线总长的4%。主要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泥石流和黄土湿陷、潜蚀。综合评估危险性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