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络直报系统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修改登录密码:点击主页的右上方有个“修改密码”按扭;弹出如下窗口,键入原密码、新密码和确认密码,确定即可。注销当前用户,使用新密码重新登录系统。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打开国家测绘局网站首页,点击首页左上角“测绘统计”栏目;在“测绘统计”栏目界面左上角,点击红色的“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即可打开系统首页。
在系统页面右上角的登陆框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其中系统初始用户名和密码都是资质证书上的八位资质证号。输入完毕后,点击确定即可登录。(如输入完用户名和密码后如果选中“设为自动登录”,下次在这台机器上登录系统时,此用户名和密码为上次默认的,不用重复录入。)
《国家测绘局测绘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由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测绘局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用于收集和分析全国测绘领域的统计数据,展现测绘领域发展现状,为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采用业内主流的“浏览器/服务器(B/ S)”模式,用户只需要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就可以在网页上完成各种数据操作,实现各项统计功能。针对一些网络环境复杂或者无法接入互联网的用户,还可以通过与系统配套的离线客户端软件报送数据。
系统集成了报表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报送、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地图、催报等各项功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统计平台,对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处理,准确、方便、快捷地生成各种统计年报。
系统采用层次化的机构设置,数据从基层开始,逐层上报,逐级审核,从而确保数据的规范、正确,落实统计责任。针对各类统计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为其定制系统功能和界面,使系统与其实际业务紧密相连,充分满足各类用户的工作需要。
2021测绘资质申请流程
有需要测绘资质办理和咨询可联系头像
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条件;
(四)具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匹配的测绘业绩和能力(初次申请除外)。
第七条 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将测绘资质行政许可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等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健全测绘资质管理信息系统维护机制,实现测绘资质行政许可在线受理和审查,方便管理相对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管理能力。
第九条 初次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扫描件: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的简历及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二)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毕业证书与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年限证明材料或者任职资格证书,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
(三)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所有权证明及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测绘仪器检定单位出具的检定证书;
申请测绘资质的详细流程
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包括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界线与权籍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
一、企业找测绘资质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2、具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
3、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条件;
二、测绘资质代办大致需要经过以下流程:
1、提出测绘资质申请。
2、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受理、补正材料或者予以受理的决定。
3、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
4、申请单位符合法定条件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作出拟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通过本机关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5、公示期间有异议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核实。经核实有问题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或者有异议但经核实无问题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并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测绘资质证书。
申报单位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如下:
1.符合国家测绘局规定样式的《测绘资质申请表》一式四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法定代表人简历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4.符合规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学历证书、身份证;
5.当年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名册;
6.符合规定数量的仪器设备的证明材料;
7.测绘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证明文件;
8.单位住所证明;
9.可以反映本单位技术水平的测绘成果证明材料;
10.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