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市场秩序,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质量,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删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第七条第一项、第八条第一项、第九条第一项。
地灾设计资质等级《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第四条: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根据2015年5月6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规定,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企业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企业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2、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意味着相关机构具备足够的技术和能力,能够对矿山进行全面、准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后续的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3、(三)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者环境地质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技术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
办理地质灾害治理资质需要什么流程和条件
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30人,其中高级、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的类别包括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
(1)申请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向自然资源部申请。(2)申请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向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有哪些规定
1、(1)高度 2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 24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是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的资历,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属于工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是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的资历,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属于工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4、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要求和条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等级:一级资质,可承担单项合同额 3000 万元以上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高度 2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高度 24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1)高度2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24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三)具有与从事的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装备和设施 (四)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有关资质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丙级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甲、乙、丙级资质。甲级资质的审批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办理,乙、丙级资质的审批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办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是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的资历,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甲级施工单位可以承担各种等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