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口援疆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中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把握当地民族文化、宗教和历史文脉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遵循自然规律,生态优先

3、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保持地域城市和建筑特征

4、具有长远性的规划和眼光

5、不能一味的套用标准,不能按内地的规划模式,不能整齐划一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 实际工作中涉及的问题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城市交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旧城城保护与改造、城市特色延续与创造、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城市规划实施机制与体制改革等。 (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①重视区域发展问题,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导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和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重要政府职能。 ②城市总体规划是解决城市发展方向、战略和城市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同时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做好各类工程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别是对城市防灾规划要引起高度重视。 ③加强和改进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详细规划是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的直接依据,关系重大。当前要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继续深化、细化总体规划,特别是抓好重点开发地区、重点保护地区和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要严格依据总体规划和有关规范进行,要认真研究规划的实施机制,提高详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强化土地开发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的法律效力,为依法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④严格规范城市规划的审批制度,依法做好审批工作,严把规划质量关。规划审查是规划审批重要的前期工作。 (3)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 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推进城市规划工作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目的)

如何做好城市建设规划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在城市规划新区并建设配套设施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手段,为此,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要积极做好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尽可能规划出完善、合理的城市新区,发挥政府规划的积极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政府城市规划工作实际,简单分析了如何做好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和建设,并探讨了城市新区建设的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新区; 规划建设; 管理

一、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在过去的发展中,没有成型的城市规划而言,所谓的城市规划都是局部的。此外,在原有的城市结构中,工厂和居民区商业区都在城市之内,存在规划不合理现象,城市要想实现规模扩大,就要拆除老城区,新建城市新区,并对整个城市新区做系统全面的规划,使城市形成独有的功能区,便于日后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多数的城市建设,都选择将市区内的工厂迁出城外,拆除老房子,在繁花地段兴建商业建筑,构建城市综合体,兴建城市商圈,促进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除此之外,多数城市还在老城区之外,开发建设新城区,并对新区做了系统全面的规划,使得整个城区的发展和谐统一。 二、如何做好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各方面具体结构进行全盘考虑,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构建城市整体空间规划 (1)城市新区规划要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都遇到了老城区发展瓶颈的制约,要想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大,除了迁建老城区内的工厂和拆除老房子外,另选新址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成为了明智了选择。在我国新一轮的造城运动中,80%的城市都选择了另选新址建设新城区,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所以,城市新区规划的时候不要把新区规划孤立的来看,而是要将城市新区规划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城市新区规划体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2)城市新区规划要找准新区的定位,明确新区与老城区的关系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新区规划都是在老城区之外又新选了地址兴建新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兴建了新区之后老城区是否保留,如果保留,对于新城区和老城区在功能上如何定位。这属于新城区和老城区的定位问题,我们必须要在规划新城区的时候就要做好打算。所以说,城市新区规划要找准新区的定位,明确新区的城市功能,在规划上要与老城区的功能实现区分,避免新老城区功能重复,凸显新区的实用性。所以,城区新区规划要找准新区的定位,明确新区与老城区的关系。 (3)城市新区规划要实现与周边乡镇的和谐发展 城市新区在规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乡镇造成一定的冲击,最直接的影响会占用城市周边乡镇的土地,造成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对于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政府在城市新区规划的时候,对于占用的农民用地,一定要做好补偿工作,要形成具体的补偿政策,真正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市新区规划的时候,还要在经济发展上对周边乡镇形成带动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新区规划与周边乡镇的和谐发展。 2、对土地实现综合利用 (1)城市新区规划要改变过去粗放的土地管理模式 城市新区规划的过程就是对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的过程。在我国过去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对于土地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土地管理属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城市建筑区域划分混乱。城市新区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粗放的土地管理模式,建立对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划分功能区,使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独立发展,使各区能够相得益彰。所以,在城市新区规划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粗放的土地管理模式,建立土地实现综合利用机制,珍惜城市发展的每一寸土地,使土地发挥出综合效益。 (2)城市新区规划要增加土地的使用功能 由于城市新区规划的土地都是从周边乡镇的农民手里征来的,所以这些土地来之不易。为了征地政府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城市新区规划的时候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对于功能区的设定采取增加功能属性的方式,来提高土地使用率。所以,城市新区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设定多种多功能区,实现城市新区功能的完善,增加功能区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优质的城市新区,为百姓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3、构建完善的城市新区交通体系 现在我国城市的老城区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交通拥堵,受到原有街道无法实现大规模改造的限制,无法建立畅通的交通体系。这也是多数城市选择在新址上建立城市新区的直接原因之一。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城市新区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

城乡规划的工作原则

城乡规划编制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依法编制规划文件,以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一般工作原则包括:

1、城乡规划要为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服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即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种社会、经济矛盾凸显,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城乡规划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是否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长远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标准。

2、城乡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城市的市情出发。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在世界上不断上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切城乡规划的编制,包括规划中指标选用、建设标准的确定、分期建设目标的拟定,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符合国情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各地自然、区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城乡规划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必须针对市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从根本上讲,城乡规划的目的是用最少的资金投人取得城市建设合理化的最大成果,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规划设计范例,也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其精髓实质,而不是盲目追求它的标准和形式。在各地的规划建设中,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的情况屡屡出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中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要把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和美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3、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长远利益所在。城乡规划必须树立贯彻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于每项城市用地必须认真核算,在服从城市功能上的合理性、建设运行上的经济性前提下,各项发展用地的选定,要尽量使用荒地、劣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要从水资源供给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考虑产业发展和建设规模,落实各项节水措施。要大力促进城市综合节能,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城市供热体制,重点推进节能降耗。

4、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人居环境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

现代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在特定意义上讲,城乡规划是城市的环境规划,城市建设是为市民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项目,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决不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规划方法和环境门槛的提高,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5、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关键要坚持“五个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地持续发展。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乡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深人研究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各种层面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要建设和谐社会,还必须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在编制城乡规划中,必须注意保护当地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科学艺术价值的文化古迹,把开发和保护、继承和发扬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规划应当适应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需要,并努力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