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城市规划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近代英国以城市规划为手段,通过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缓解“城市病”问题,形成了其城市治理的重要特色和成功经验。当规划实践的范围超出单座城市、扩大到特定区域时,城市规划即发展为区域规划。英国于1909年颁布《住房与城市规划诸法》,区域规划正式成为与城市规划并重的政府职能,英国也成为率先开展区域规划的国家。学界对英国区域规划的研究多见于城市规划学者的著述,从时间段上看,主要集中于二战之后的现代区域规划,而对于区域规划在近代英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则少有关注。且规划学界倾向于将1923年美国纽约区域规划视作区域规划兴起的标志。事实上,无论在理论、立法还是实践方面,英国的区域规划都要早于美国~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六个阶段是什么?

摘 要: 2006年4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通过对新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比较,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编制重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断完善,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增强了城市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扩充了规划内容。反映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三大态势:规划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行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规划成为一项公共事业;紧密结合国情,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更具中国特色。

关 键 词: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新版 解读 思考

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自2006年4月1日起实行。1991年9月3日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同时废止。笔者通过对新旧编制办法的比较,期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编制重点。

一、新版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1、新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完全为政府所控制,城市发展动力单一,利益冲突不明显。市场体制下,有三个因素对规划产业巨大影响:(1)城市发展动力由政府扩展到社会,企业甚至个人。(2)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完全控制转变为市场发展基础性配置作用。(3)利益格局出现多元化。使老版本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

2、国家宏观发展背景的转变:(1)城市规划职能的转变。提出规划既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又要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工具的功能。(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规划更要关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建设、资源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3)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要求城市规划更要关注社会公平和保障公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生活,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二、我国四代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回顾

1、建国后,我国曾实施的规划编制办法共四部,这四部规划编制办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1956年7月国家建委正式颁布第一代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代编制办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制定的,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从设计阶段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划分,把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为此后的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1980年,国家建委根据《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的实施情况正式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与《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相比,在规划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重点强调了规划审批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法制化的推进和《城市规划法》的正式实施,1991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与之配套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针对各地区规划编制成果不一的情况,1995年国家建设部又发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在全国统一了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2006年4月1日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颁布实行。

2、以上转变是我国规划实践领域在城市规划认知上的巨大飞跃,也是我国规划界与国际规划界进一步接轨的良好开端。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从国情出发,吸取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纵观四个版本的编制办法,其内容结构既有所保留也有了一些较大的变革。虽然城市规划的框架(或阶段)仍大体保持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个层级,但规划本身的性质却发生了改变。

3、从历次编制办法的修订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编制主体的多元化。前三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都强调政府主导由政府组织编制,规划编制的实体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则将政府主导和多主参与合作确定为规划编制的第一原则,打破了城市规划自上而下和谨遵一家之言的惯例。新版编制办法要求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和公共参与。改变城市规划一贯的物质规划属性,融入社会、经济、环境等非物质属性。新版编制办法(第十一条)还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能由有关单位依据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这表明编制办法认可规划编制的主体已部分下放到市场,这也是前几版编制办法从未有过的突破。

三、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革新内容解读

新版规划比起老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其实现了编制组织方式、规划范围、规划重点内容和规划性质等方面的转变。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具体的突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破传统理论,重新定位规划

从1905年城市规划这个名词提出,到1909年英国首部城市规划法问世,城市规划学科和职业逐步萌生、发展、壮大。时至今日,城市规划行业具体业务和工作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无法确切地给出“城市规划”的定义。学术界曾就城市规划的本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认为城市规划的作用是“提供组良好的城市空间系统”,本质上是“一种空间规划”。这些概念是基于城市的物质属性提出来的。实际上,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30年就提出了“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即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有面整体。这个理论必然会推动城市规划学科从特质形体规划向社会、经济等宏观规划领域扩展。

新办法首次确切给出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并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调控制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可以说,新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首先突破了传统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定位,明确了在城乡发展与建设中规划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同时,对”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的提法首次以法的形式对城市规划的地位给予了确定,为此后规划实践的开展铺就了一条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公众之路。城市规划既然是一项公共政策,就必然要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结合。新办法在第四、第五条中,就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满足的要求、应实现的目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第五条中规定”城市规划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充分关注弱势群体“等。

2、扩充法制依据,缩小适用范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与《城市规划法》相配套的一部部门法,只要能够满足专业法规的要求即可。但新、旧编制办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办法不再局限于《城市规范法》本身,而是把法制依据的范围扩大至整个国家法制体系内的一切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市规划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健全,另一面也充分体现了城市规划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已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法规的适用范围方面,新办法较旧办法有所缩小。旧办法的第二条规定:“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而新办法中规定:“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在新办法中,以前要求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规划的建制镇似乎可能逃脱法律的约束,但实质上是另有约定。细看我国城市规划法制体系就不难发现,我国在2000年2月颁布的《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中就规范了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村庄、集镇及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编制。新办法在适用范围方面的调整实质上是为了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平顺衔接,消除两部编制办法中的灰色区域,避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引发不必要的争议。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城市化建设后,终于回归到“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上来,但中国的国情显然不同于外国,要把国外的发展之路照搬到中国显然不行。因此,只有正视中国的国情,正视中国的现代化,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新办法的出台无疑坚定了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信念。

3、传承既有体系,强调前期研究

早在1956年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中就确立了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此后的规划编制办法中一直沿用此编制体系,包括2006年的新办法。不过,新办法较旧办法在编制内容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特别是严肃了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编制。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旧办法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不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也就可能不用编制。而新办法中明确指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在第十二条特别强调了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前期研究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新办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最大的突破在于把原来许多“原则确定”的内容变成了“必须确定”的内容,同时强化了编制程序,严格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提交编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开始组织编制,而且要待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展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在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办法适时地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中增加了关于城镇体系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等新的技术要求。新一版的编制办法淡化了城市设计,强化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深入至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这表明新编的城市规划将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景观层面,而从资源环境保护与历史文脉延续等角度,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规划走出蓝图式的终极规划形态向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相互协调的方向迈进的表现。这种转变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我国规划界虽对此在思想上已有所认识但实践指导原则上进行落实还是第一次。

综上,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态势综观新、旧编制办法,我们可以看出,新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理念,在技术内容上增强了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法制依据的编制的严肃性,同时根据社会、时代及科技发展的新情况适时地要求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补充新的规划内容。通过对新办法的学习与思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近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三大态势:

1、我国的城市规划将从规范城市空间秩序的技术手段走出调节社会公正、公平的公共政策。

2、我国的城市规划将告别“精英规划”“长官意志”走向由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完成的公共事业。

3、正视中国国情,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解读.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孙安军副司长专访.城市规划;2006.5.

2.谭少华,倪绍祥.城市规划应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设想.城市规划汇刊;2002.1.

3.张兵.城市规划作用特征:一种比较的观点.城市规划汇刊;1996.3.

4.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法现文件汇编.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建设部第146号令).

西方建筑的著名建筑年谱

公元前3000年

巴比伦城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世纪

埃及萨卡拉建昭赛尔金字塔,为台阶形。

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

埃及吉萨建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为胡夫金字塔。

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印度按规划建摩亨朱—达罗城,有大量砖建筑。

公元前2000年

埃及代尔·埃尔—巴哈里建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岛建米诺斯王宫。

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兴建卡洪城。

公元前1530~前323年

埃及卡纳克建阿蒙神庙。

公元前8世纪

亚述建萨尔贡王宫。

公元前6世纪

建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用琉璃贴面。

巴比伦建空中花园。

希腊建普南城,前4世纪重建。

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波斯建波斯波利斯豪华宫殿。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墨西哥留存特奥蒂瓦坎城,有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

建雅典卫城,中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

希腊希波丹姆规划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公元前3世纪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筑园于雅典。

约公元前250年

印度桑吉建窣堵波。

公元前27~前23年

罗马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 公元70~82年

罗马建大角斗场。

公元82年

罗马建第度凯旋门。

公元98~112年

罗马建国拉真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为教堂建筑的滥觞。

公元120~124年

罗马建万神庙,为当时穹顶技术最高成就。

公元126~134年

罗马建哈德良离宫。

公元211~217年

罗马建卡拉卡拉浴场。

公元224~226年

罗马建君士坦丁凯旋门。

公元366年

中国开凿敦煌石窟。

公元5世纪末

玛雅人在蒂卡尔城(今墨西哥境内)建神殿(现称1号神殿)。

公元532~537年

拜占廷在君士坦丁堡建圣索非亚大教堂。

开罗建伊本·土伦礼拜寺。

德国建沃尔姆斯主教堂,为罗曼建筑实例。

公元1063~1092年

意大利建比萨主教堂,1174~1350年建比萨斜塔。

公元1163~1250年

法国建巴黎圣母院。

法国建亚眠主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公元1248年

德国兴建哥特式科隆主教堂,至19世纪全部建成。

公元1296~1462年

意大利建佛罗伦萨大教堂,1420~1434年建造穹窿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公元14世纪

西班牙格拉那达建阿兰布拉宫。

公元1377~1492年

德国建哥特式建筑乌尔姆主教堂,尖塔高161米,为中古时期欧洲最高建筑。

公元1385年

意大利兴建米兰教堂。

公元1444~1460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建美第奇府邸,为文艺复兴早期府邸建筑代表作。

公元1452年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伯蒂写成《论建筑》,1485年出版。

公元1485~1520年

意大利威尼斯建圣马可广场公元15世纪。

俄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初具规模。

公元1506~1626年

罗马建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纪念碑。

公元1512~1514年

西班牙建贝壳府邸,为文艺复兴时期“银匠式”风格。

公元1516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著《乌托邦》,提出理想城市设想。

公元1519~1547年

法国建尚堡府邸。

公元1546年

法国巴黎兴建卢浮宫。

公元1549年

意大利维琴察改建巴西利卡。

公元1550年

意大利建埃斯特别墅,为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

公元1552年

意大利维琴察建圆厅别墅。

公元1555年

俄国莫斯科建华西里·柏拉仁内教堂。

公元1562年

意大利建筑师维尼奥拉著《五种柱式规范》。

公元1570年

意大利建筑师帕拉第奥发表《建筑四论》。

公元1598~1603年

意大利建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台地园。

公元1619~1622年

英国伦敦建白厅宫大宴会厅。

公元1638~1867年

罗马建圣卡罗教堂,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公元1656~1671年

法国建造孚—勒—维贡府邸的花园。

公元1661~1756年

法国巴黎建凡尔赛宫,1662~1688年建凡尔赛宫花园。

公元1675~1710年

英国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公元1680~1691年

法国巴黎建伤兵院新教堂。

公元1706~1735年

法国巴黎建苏俾士府邸,客厅装饰为洛可可风格。

公元1711~1722年

德国德累斯顿建茨愠格院。

公元1713年

英国拆除期托乌府邸的围墙,引入园外自然风景。1730年肯特改造斯托乌府邸为英国自然风景园风格。

公元1753~1770年

法国巴黎建协和广场。

公元1754~1762年

俄国彼得堡建冬宫。

公元1755~1792年

法国巴黎建万神庙,为古典复兴建筑的典型作品。

公元1772年

英国出版钱伯斯介绍中国园林的著作《东方造园泛论》。

公元1777年

彼得堡始建巴甫洛夫公园,为俄罗斯园林典范。

公元1789~1793年

德国柏林建勃兰登堡门,为古典复兴建筑实例。

公元1791年

美国开始制订华盛顿规划方案。

公元1793~1867年

美国建国会大厦,是罗马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公元1808~1836年

法国巴黎建雄师凯旋门,后改称星形广场凯旋门。

公元1823~1847年

英国伦敦建不列颠博物馆。

公元1836~1868年

英国伦敦建议会大厦,为浪漫主义建筑实例。

公元1851年

英国伦敦建水晶宫,被认为是近代建筑的开端。

公元1858年

美国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纽约中央公园。

公元1859~1860年

英国肯特郡建“红屋”,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建筑代表作。

公元1861~1847年

法国建巴黎歌剧院,为折衷主义建筑的典型。

公元1882年

西班牙索里亚·伊·马泰提出“带形城市”理论,1892年在马德里规划建设第一个带形城市。

公元1885~1887年

美国芝加哥建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是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作品。

公元1887~1889年

法国巴黎建埃菲尔铁塔。

公元1889年

法国巴黎建世界博览会机械馆,采用钢三铰拱结构,跨度115米。

公元1893年

美国举办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从此出现城市美化运动。

比利时布鲁塞尔建都灵路12号住宅,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

公元1897年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建成龙沙公园,为中国自建公园之始。

公元1898年

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1909年英国建成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公元1900~1915年

美国赛宾提出吸声系数概念和混响理论,为室内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国建罗比住宅,赖特设计。

公元1909年

柏林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涡轮机工厂,被称为第一座现代派建筑。

公元1911~1912年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和迈耶建法古斯鞋楦厂,为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作。

公元1911~1913年

美国纽约建伍尔沃斯大厦,为早期摩天楼代表作。

公元1915年

英国格迪斯著《进化中的城市》出版。

公元1922年

勒柯布西耶著《明日的城市》出版,提出“现代城市”设想。

公元1923年

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

中国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1927年并入中央大学,设建筑系,是为中国建筑教育开端。

公元1924年

苏联莫斯科建列宁墓。

荷兰乌德勒支建施罗德住宅,为风格派代表作。

公元1925~1926年

格罗皮乌斯建包豪斯校舍,为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

公元1928年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瑞士成立。

公元1928~1931年

法国建萨伏伊别墅,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作品之一。

苏联莫斯科建成一新型公园——高尔基文化休息公园。

西班牙建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范·德·罗设计。

美国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

公元1929~1931年

美国纽约建帝国州大厦,高381米,102层,为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

公元1929~1933年

芬兰建帕伊米实结核病疗养院,阿尔托设计。

公元1933年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雅典宪章》。

公元1936~1939年

美国匹兹堡建流水别墅,是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作。

公元1936~1946年

巴西建教育卫生部大厦,尼迈耶等设计。

公元1938年

美国建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建筑师赖特设计。

公元1942年

沙里宁著《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提出“有机疏散”论。

公元1942~1944年

英国制订大伦敦规划。

公元1946年

英国议会通过《新城法》,展开新城建设运动。

公元1947~1953年

纽约建联合国总部大厦,主体为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公元1948年

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

公元1948~1951年

美国芝加哥建湖滨公寓,建筑师密·斯·范·德·罗设计。

公元1951年

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制定印度昌迪加尔市总体规划。

公元1951~1952年

纽约建利华大厦,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公元1954年

史密森夫妇提出粗野主义建筑理论。

公元1954~1958年

美国纽约建西格拉姆大厦,密斯·范德罗设计。

公元1955年

法国建成朗香教堂(又译洪尚教堂),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

公元1955~1959年

意大利米兰建皮瑞里大厦,蓬蒂、奈尔维设计。

公元1956~1962年

美国纽约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沙里宁设计,为象征主义建筑代表作。

公元1956~1963年

联邦德国建西柏林爱乐音乐厅,沙龙设计。

公元1957年

意大利建成罗马小体育宫,奈尔维等设计。

联邦德国西柏林举行国际建筑展览会。

公元1957~1964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为卡恩代表作。

公元1958年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建美国馆,为典雅主义代表作,斯通设计。

公元1958~1960年

巴西利亚建巴西议会大厦,尼迈耶设计。

公元1959~1973年

澳大利亚建悉尼歌剧院,建筑师伍重设计。

公元1960~1963年

美国费城建老年人公寓文丘里,设计,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公元1962~1976年

美国纽约建世界贸易中心,高411米、110层,雅马萨基(山崎实)设计。

公元1963~1968年

加拿大建多伦多市政府大厦。

公元1966年

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法国制定《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80年代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德方斯。

公元1968年

英国重新颁布了《城乡规划法》,采用了结构规划和局部规划的规划编制程序。

日本开始建设筑波科学城。

公元1969年

莫斯科建成经济互助委员会大楼。

公元1970~1974年

美国芝加哥建西尔斯大厦,高443米、110层,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公元1971年

苏联批准新的莫斯科总体规划。

公元1972~1977年

法国巴黎建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

公元1974~1978年

美国新奥尔良建意大利广场,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公元1977年

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智利签署《马丘比丘宪章》。

公元1978年

美国建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设计。

公元1980~1984年

美国纽约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约翰逊设计,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英国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哪一级城市政府负责)

1、英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王国联合而成,各部分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不尽相同,以下只说英格兰部分。

2、行政管理由三级政府负责:中央政府、郡议会和区议会。区分七个大都会区和47个非大都会区。

3、法定的发展规划一般是二级制: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结构规划一般由郡议会编制,报由中央政府批准;地方规划一般由区议会制定,不需要中央政府批准,但需与结构规划一致。

4、在伦敦这类大都会区,因为取消了郡议会,实行一体发展规划,包含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两部分,由区议会编制,结构规划部分需上报中央政府批准。

请问什么是城市的战略规划?

国外城市战略规划介绍

作者:陈秉钊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英国战后的城市地区规划,最初是根据1947年城乡规划法进行编制的建设规划,基本上就是土地使用规划,包括图纸和说明书两大部分。这种规划由于是凝固的,缺乏机动性,因而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于是在1965年人们开始酝酿,很快在1968年就形成了法律,接着在1971年修订了城乡规划法,肯定了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或称战略规划。在美国称为“新”的规划或称“活动”规划(action planning)。

结构规划是战术的局部规划的基础。它的内容包括体现国家、地区的政策;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和建议,为局部规划规定格局;协调公、私经营部门的决策以及向政府和公众阐明有关结果和建议。英国到1976年的八年中已有20个结构规划得到了国家环境大臣的批准。

结构规划一度包括一张地图和控制性图纸(key diagram),还有说明书。如考文垂城市结构规划的控制性图纸表明了城市的用地,主要交通线、以及有关政策。其中标有保留地区、重建地区、环境改良地区及加强处理地区。这些都是图解式的,精确的界线没有详细标明,而留待局部规划深入处理。整个控制性图纸是没有比例的。(但图形是准确的)因为它是战略的轮廓,不是土地使用规划。

但是这种规划仍然被认为不够灵活,还带有先前的终极规划的陈迹。结构规划必须更为机动灵活地适应似乎急剧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动,因而又进一步发展以机动的管理文件来代替。

这种战略性规划看来并未成熟定型,各个地方做法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各有侧重,但共同点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地区的发展方略,为后续的局部战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把握其大方向。

如1966年,英国默西舍德地区,由住房和地方政府部,交通部、默西舍德地区六个规划主管部门,英国铁路和五个当地公共汽车公司共同发起,共同研究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其相关的交通系统。经研究发现,如果市中心区工作岗位继续大规模增加,那末最有效的土地使用与交通布局将是一条放射状铁路向西延伸到兰开夏平原,向南伸到浮雷尔半岛,形成一条线形“干线”,这些区各有它自己的设施和就业点。如果工作岗位能在建成区内均匀分布,特别在各干区的中心和边缘地区,那么沿着往东经兰开夏到圣海伦期和沃林顿的放射状线上进行建设,那将更好。

这种战略性规划构思,着眼点更高更远,涉及面很广,但也不应无所不包,过于雄心勃勃。但它毕竟要深谋远虑,仔细论证所以所耗时间,费用也很可观。如上述默西舍德地区规划研究用了三年时间,花费50万英磅。1969年美国底特律的区域规划委员会着手的交通和用地研究,用了四年时间,耗资350万美元。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在联合国帮助下也作过研究,按照战略模式用电子计算机算出15种用地和交通结合的模式,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到1979年以后这个城市就没有可能再发展了……第三种方案,向西发展较为可取。

从所见资料中最完整的是澳大利亚“首都建设委员会”领导研究的堪培拉战略规划报告:“《明日的堪培拉》。全书几百万字,共十四章,系统地分析了首都地区的历史、地理、城市现状,尤其详细地分析了经济、技术、社会发展变化将给城市建设带来什么影响,相应提出一系列对策。如由于妇女运动发展,妇女就业增加,这将引起拥有两部小汽车家庭的增加,带来城市交通的严重问题。同时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多,能支持子女接受更长期的教育,这将影响城市文教设施的发展,由于劳动时间缩短,更多人要求郊区第二住宅……。堪培拉在1965年、1970年都编制公布了城市总体规划,基本上都是同心圆向四周扩展,而在同一时期,该委员会平行地进行了战略规划研究,归纳了六个方案,其中两个是同心圆发展,另外四个是不同方式的线状发展,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试验,最后选定了Y型线状方案。

结构规划要求规划者有常态的思想、分析的思想、未来的思想和战略思想。强调规划者要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力量。结构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政策的层次上,而后者是在技术的层次上。

结构规划的工作阶段,以英国诺丁汉州德培茨区研究工作为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和初步分析,战略目标的系统描述。这必须研究现状,城市发展的物质潜力,研究现有建成区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预测今后30年市区人口、经济和社会特征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阶段,战略方案的完整描述和试验。根据调查分析,需要和可能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进行可行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方面的试验。

第三阶段,实施报告,包括检查系统和建设计划。

在这研究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值得强调一下,这就是调查研究方向的最初选择和试验的方法。这些是最终结果的最关键的东西。指导这种调查研究的方向,包括六个方面的原则:

1.最有利的发展;

2.最能容纳经济、居住、交通,农村地区大规模建设发展;

3.受到物质与机体的限制最小;

4.采用理想的城市空间形式;

5.将来有最大的发展潜力;

6.顺从发展的趋势。

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是依靠各种类型的重力模型进行试验。

另外英国法律还严格规定,这种规划必须通过报纸,流动展览车等公布于众,召开各种形式群众会议征集意见,并对各种意见逐条回答,只有履行了这些法律程序,规划方案方可上报审批。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什么城市规划理论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不仅如此,霍华德还积极的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英国亲自主持建设了莱奇沃思(Letchworth )和韦林(Wewyn)两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当时和以后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有关城市规划的著作几乎无一不提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实践。